考慮是否下主,往往使牌手完全忽略下主尺度問題。更準確地把握下主尺度,特別是采用異常小或異常大下主的時候越精準,收池越容易。今天,我們從下小注開始。
河牌圈阻攔下主
有時候我們在河牌圈拿著一手無法下主很大,也不想跟注一個大注的牌。在類似這樣的場合,最好的玩法往往是做一個約為底池大小25-33%的極小下主。 舉個例子:你在大盲位置跟注按鈕玩家的率先加注,翻牌是J?8?6?。你過牌,對手持續下主1/3底池——在這種場合他可能用各種牌型采取這種行動。你跟注。轉牌是5?,倆人都過牌。河牌是2?。 我們現在對于對手范圍的認識是什么? 首先他極不可能拿到一手強牌。轉牌圈在有利位置用一手堅果牌下主是特別必要的,因為錯過一條街的價值是一種巨大損失。其次,對手范圍中可能有許多具有邊緣攤牌價值的牌,他轉牌圈為了看一個便宜的攤牌用這些牌過牌。當我們拿著9?8?這樣的牌時,我們可以自信對抗他范圍中的大多數牌都將取得勝利。 問題是如果我們過牌,他的弱成手牌(比如7?6?和A?K?)很可能為了免費看攤牌而過牌。另一個問題是,當對手河牌圈拿著一手強牌時,或者他在轉牌圈用99-TT或更好的8x牌做底池控制時,我們將不得不過牌-全壓一個超出我們意愿的更大下主。
在這種場合一個較小的阻攔下主,是解決這些問題的一個明智方案。通過在這里做33%底池大小的下主,我們將迫使對手因為底池賠率好而用弱牌跟注,確保我們從更差的8x牌、6x牌、5x牌、2x牌、小于8的對子和一些A高那兒盈利。相比過牌-全壓他的下主,我們輸給他的更好牌的籌馬也會少一點。
誘捕激進的對手 如果對手是那種想要給其他人施加很多壓力,把他們趕出底池的類型,那么下小注可能是一種導致他用弱范圍做大底池的有益方式。 舉個例子:假設我們在對抗一個過度激進、翻前不怎么棄牌的對手。我們在小盲位置用T?T?(T代表10)對CO位置玩家的率先加注3bet,對手跟注,翻牌是4?4?2?。我們要如何行動?
對手的范圍非常弱,而且在這個比較干燥的翻牌面主要是空氣牌。如果我們在這里下一個大注,不太可能從他的很多牌那得到價值。如果我們過牌可能會誘發他的一些進攻。但我們的范圍通常要在這里下主,過牌可能會引起對手懷疑。如果他有所警覺并隨后過牌,他將實現太多的免費底池權益。 在這種場合會做約1/3底池大小的下主尺度。如果對手不上鉤(棄牌),那么我們至少保護了自己的牌不受一些隨機高牌的傷害。如果他真的上鉤而且加注,那么我們已經使得對手做了一個非常糟糕的加注。
垃圾牌 vs 差牌 有時我們在河牌圈拿著一手永遠無法通過過牌贏得底池的牌(垃圾牌),與此同時對手可能拿著一手差牌(比如一個破滅的聽牌),但仍然足夠打敗我們的垃圾牌。
假設我們在有利位置用8?6?跟注翻牌圈和轉牌圈的下主,最終公共牌是T?4?2?2?3?,對手在河牌圈過牌。
當然對手范圍有一部分打算用過牌-跟注來抓我們的詐唬,但他范圍的很多牌和我們相似,是在翻牌圈和河牌圈詐唬,而現在打算放棄。
讓Q?J?和A?7?棄牌,同時保證杯抓詐唬時損失不是太大的最好方式,是再次采用1/3底池大小下主。這樣的下主只需要在25%的時候奏效,就和總是輸掉底池的過牌的EV是相等的。
作為一名簰手我們需要跳出固定思維模式。你有各種各樣的下主尺度選擇,因此你應該避免不思考就選擇底池下主或半池下主,每種尺度的下主都能實現其特定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