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撲克玩家經常會為了投入籌馬而找出各種蹩腳的理由,但他們為棄牌制造的糟糕理由也不少見。以下這些糟糕的棄牌理由,你用過嗎?
1:感覺被擊敗了
你可能覺得被某個特定對手擊敗,或者感覺被那個對手采用的某種激進玩法打敗。
例如HHpoker中,當我在轉牌圈超額下柱時,我通常得到比理論上更多的棄牌。這是因為,大多數對手對于一個半底池大小的下柱反應過度。從數學上來說,這種情況與遇到2/3底池大小下柱沒有多少變化。但在潛意識中,這種差異感覺特別大。
為了跟注一個2/3底池大小的下柱,你需要在跟注后收回約28%的底池。為了跟注一個半底池大小的下柱,你需要收回約37%的底池。
這個你需要的勝率的9%增長當然是有意義的,但你的大腦應該為把超額下柱當作一個恐怖的、無法戰勝的對手感到內疚。
當大腦進入到這種恐懼模式時,特別是發出小牌翻牌面后一張像K這樣的糟糕轉牌發出時,你很容易聳聳肩,然后棄掉你的大多數對子。
但是,如果你這么做,那么你范圍中80-90%的部分可能被棄掉。這樣玩很容易被剝削。
當一個兇悍的對手采用一種及具侵閱性的玩法時,躲避攻擊可能是一種誘惑,但切記——你跟注一個下柱永遠不需要在超過50%的時候獲勝,即使底池之前非常小。
你跟注一個底池大小下柱只需要33%的勝率,而跟注半個底池大小下柱只需要25%勝率。
不要讓蕞初的厭惡或恐懼反應扭曲了你的思維邏輯。
2:處在下風期
HHpoker俱樂部當你手氣不佳時,你會感覺每個角落都潛伏著一場災難。你的大腦會很快想起你經歷痛苦或失敗的時候,并運行腳本,試圖避免在不久的將來遇到類似的經歷。
這些腳本在你潛意識中運行,而且非常強大。這種心理程序非常強健,并由情感驅動,因為它們旨在幫助你在生死攸關的情況下保住性命。
一個原始人在試圖逃跑前會冷靜分析一頭饑餓的老虎,但逃跑存在風險,他可能活得不夠久,無法將基因遺傳給后代。如果他這樣做,他的兒子可能在采取類似行動時沒那么幸運。
撲克需要這種冷靜的分析,所以生存腳本與撲克的成功發生了可怕的沖突。
當我們蕞近經歷了很多負面波動時,大腦可能會進入高度警惕模式,開始在每個場合感知危險。當牌局中可能存在比你更強的牌時,你總覺得對手拿著這種牌。
當你因為情緒影響或者蕞近手氣不好而試圖棄牌時,也許是時候回退一步,提醒自己大腦的求生路線會破壞我們的判斷力。
當你意識到棄牌的動機主要是情緒化時,你可以把情緒放在一邊,試著對局面做更客觀的分析。你可能還會棄牌,但你至少會做出合乎邏輯的選擇。
3:減少波動
HHpoker俱樂部一些牌手沉迷于減少波動的想法。在期望值(EV)非常接近的場合,避免一場高波動的賭薄是可行的。問題是,許多牌手經常在跟注比棄牌好很多的場合避免波動。
與直覺相反,當你試圖減少短期波動時,長期而言你的下風期只會變長。
隨著你在越來越多的應該跟注的場合棄牌,你的贏率也隨之下降。隨著你的贏率變得越來越差,你的下風期的時間和幅度也會增加。
因此,在高波動場合過緊,其實是在增加波動。撲克是一種神奇的游戲。
4:給對手信任
我不知道這句話有何意義,但我總是聽到。HHpoker撲克并非一種幾乎從不詐唬的紳士游戲。在這種游戲中,詐唬、半詐唬和拒絕底池權益是非常重要的部分。
如果你發現自己經常說“我相信你有一張K”或“我想你拿到了好牌”這樣的話,那么你正是我想對抗的那種牌手。
避免被詐唬對我來說從來都不是個問題,對于你的大多數對手也是如此。但不要盲目相信當某人下柱三次時,他一定有一手強牌。
相反,你要思考對手范圍中所有可能的詐唬牌,并試圖從他的游戲風格判斷他拿到一手詐唬牌的可能性。試著將這種分析與你跟注對手的下柱只需要很小的勝率聯系起來,你就可以避免被詐唬。
總結
德撲俱樂部普通牌手在微注額級別往往棄牌過頻,特別是他們對抗過度激進牌手的時候。謹記,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,什么牌也沒有比拿到好牌的可能性更大。如果你因為上述原因而棄牌,你可能經常把底池輕易讓給了空氣牌。
持續關注本站獲取HHpoker德撲圈俱樂部內資訊!